
嘉嘉家中的「財政危機」是一塊缺失了的拼圖,拼湊了這大半年來家庭狀況的全貌:媽媽的病、爸爸的性情轉變以及父母關係上的疏離。
嘉嘉的媽媽身體一向健康,半年前卻突然患上免疫力失調的疾病,病情反反復復;媽媽對此態度非常消極,情緒比以前更加低落。爸爸性情向來温和,非常遷就媽媽,近來兩人卻經常冷戰,爸爸對於媽媽的病情顯得漠不關心。嘉嘉察覺到父母的互動與過去有異,一直嘗試開解他們,但總是不得要領。如今嘉嘉終於明白了箇中的原因,卻根本沒有時間去消化,因為追款的訊息蜂擁而至,讓嘉嘉連喘息和思考的機會都沒有。
父母因為逾期未還其中一項欠款,其他財務公司紛紛像是心靈互通一般,強行要求他們提前還款,否則就會有「進一步」行動。還款限期提早了,利息卻有增無減。嘉嘉本來想為父母申請破産,卻發現根本行不通,因為只有持正式牌照的財務公司才會受到監管,「黑財」是不會因為他們申請了破産而停止騒擾行為的,他們只會無所不用其極,直至收到數為止;而嘉嘉最擔心的就是「黑財」上她的公司追數,因為她現階段不能够失去工作。
「唔聽我哋電話,係咪想走數,我哋實會好好招呼你哋」 「今日六點前還錢,否則即刻出隊」 「唔見數即刻出車出人」
收數的訊息如雪片般飛來,除了恐嚇之外,他們還會附上嘉嘉家人和親戚的詳細個人資料,連一些嘉嘉已經失去聯絡的親戚資訊,他們都瞭如指掌。嘉嘉感到既無助又害怕,卻沒有多餘的時間部署和思考對策:幾十間財務公司日夜輪流追數,嘉嘉每天只能過著籌錢和入錢的生活(不可以用銀行轉賬,他們必須攜帶大量現金到不同的財務公司排隊入數)。然而, 單單是每個星期的利息已經高達十萬,嘉嘉即使拿出自己多年來的積蓄,仍然不可能負擔得了;他們也向親戚和朋友借錢,但這都不是長久之計,錢總是有限的。
而災禍從來都不單行,這時候媽媽的病情進一步惡化,爸爸的態度卻比從前更加冷淡,因著家中的困境,媽媽甚至有了自殺的計劃。嘉嘉既要處理家中的財政危機,又要安撫媽媽的情緒,心力交瘁之下,她最終忍不住向小龍訴説家中的狀況。
小龍不是一個體貼的人,在這件事情上卻非常務實,為嘉嘉提供了不少有用的資訊和建議。雖然小龍的工作範圍不包括收數,但他對於古惑仔的收數手法非常清楚。嘉嘉與家人一直以為沒有任何法律可以制衡「黑財」收數,出於恐懼之下才會無止境地繳交不合理的利息,小龍卻告訴嘉嘉,香港的《放債人條例》明確禁止放貸人收取過高利息,假如對方因為非法收數而被捕,就要給予被捕人幾萬元的「安家費」;古惑仔收數也看成本效益,因此不可能太過分。他叫嘉嘉馬上停止繳付不合理的利率,並建議他們找一位有經驗的律師,應付當下的危機。 事實上,整件事情最讓嘉嘉不安的,就是對於「未知」的恐懼:「收數公司」予她無所不能的印象,彷彿擁有一雙無形的手,嘉嘉無法預計他們會伸到多遠。而小龍在這件事上起了很重要的安撫作用,他雖然不懂得對嘉嘉關懷備至,卻願意花時間陪伴她,為她解釋收數的運作模式,經營「黑財」的考慮與限制,以及他們的能力範圍。嘉嘉明白了背後的邏輯後,知道他們的恐嚇行為多數是「雷聲大雨點小」,內心也稍微安定了一些。
嘉嘉聽取小龍的意見而停止還款後,恐嚇和騷擾隨即變本加厲,雖然這都是她預期中的事,但當她切切實實每天收到過百條恐嚇短訊時,心裏還是會害怕;尤其當她獨自上下班的時候,難免會擔心有人跟蹤自己或圖謀不軌。有時候她會在單獨外出時打電話給小龍,其實是為自己壯膽;然而小龍每次的態度都是既從容又淡定,不怎麼把這些當作一回事,讓嘉嘉有種「自己太過小題大作、過分緊張」的錯覺。但小龍愛理不理的態度同時也讓嘉嘉感到踏實,因為她心裏明白,假如她的人身安全真正受到威脅的話,小龍絶對不可能置之不理。
後來嘉嘉與家人搬了家,又換了電話號碼;他們聘請的律師非常有經驗,會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,同時恊助他們辦理破産手續,媽媽的病情逐漸好轉,父母的關係也趨向穩定。雖然來自收數公司的騒擾仍然繼續,但只要他們不返回舊居、不開舊電話,一家人還是可以擁有一處安靜空間的。事情至此,嘉嘉的生活也慢慢地重回了正軌;對於小龍在自己最彷徨無措時的幫助與陪伴,嘉嘉心裏十分感激。
嘉嘉家裏的情況穩定下來後,小龍也回復以前一般,每天與嘉嘉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大小事;表面上他們之間的互動與過去沒有任何分别,因為除了「追數」事件外,其餘時間小龍仍然傾向在情感上依頼嘉嘉。由於嘉嘉在處理家事時積下了很多工作,過後她需要經常加班,未能騰出太多時間和精力回應小龍,因此大多數時候仍然是小龍圍繞著嘉嘉,嘉嘉則非常習慣小龍恆常地存在於她的生活。
因著工作太過忙碌的緣故,嘉嘉一直未有機會靜下心來沉澱過去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,更加沒有察覺到,原來自己對於小龍的感覺早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...
Comments